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资讯 > 正文

西安新城区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推动老城区散发新活力

时间:2023-01-28

  清晨,当“遇见·梧”疏朗斑驳的枝叶透过第一缕阳光;早起的人们走过四季光影“二十四节气街区”的长墙;戴着红领巾的少年穿过坤中巷“时光隧道”轻轻放下今天的猫粮,皇城书坊的来客衣袖边的风吹过门前铃铛声响……这些是西安市新城区解放门街道百姓们的日常。

  近年来,解放门街道办事处围绕提升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营造社区公共文化良好氛围,增强居民公共文化亲身体验,解放门街道以党建统筹社会力量,多元共建街道公共文化服务矩阵,打造“解方城”15分钟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启老街区公共文化服务“新体验”,用心用力用情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让老城区散发新的活力。

  推崇公共文化便利化,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深化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方式,扩大社会参与,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势必要从提供更便利的公共文化产品出发。为此,解放门街道全省首创,携手民办企业打造皇城书坊,并推出有声图书馆,在街头设立开放式“数字”图书馆,为居民的阅读需求提供便利。除此之外,机关单位、党群中心、属地学校也布置了专门的文化园地,微课堂进街巷、非遗表演进社区让人民群众可以在身边随时感受公共文化的魅力。

  把握公共文化多元化,扩展人民群众公共文化维度。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解放门街道联合新城区残联创办了新城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的文化产品“静默咖啡”;协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打造家门口的“迷你花园”;促成“一是了”落户“皇城书坊”,帮助居民感知古法造纸和活字印刷古典文化…,解放门的公共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博物馆、社区公园等传统公共文化空间,而是多角度发力,融合了艺术、展览、餐饮等服务形式,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体验。

  打造公共文化场景化,浸润人民群众公共文化生活。空间场景营造,作为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新趋势,能够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公共文化的魅力,亦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体验老城区的新生机,从而引发新的商机。来到解放门街道,站在“街边图书馆”的廊檐下,闻着“静默咖啡馆”传出的香气,和拍摄“老西安”那条街的旅人擦肩而过,走过“解忧杂货铺”跟素珍奶奶道声早安。这是解放门居民极其平常的一天,也是解放门居民公共文化生活的一页剪影。兼具艺术与生活,解放门街区微更新的系列举措荣获2021 SRC街景设计佳作奖正是对此类尝试的一种肯定。

  重视公共文化生产化,供给人民群众公共文化产品。为了强化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生活的感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解放门街道变被动为主动,抽离原有基层单元执行者、落实者的角色,从生产者的角度升级使命,转变思路。解放门街道别具一格的将寓意“水克火”的传统“藻井”元素与现代风格“猫”元素对撞成为棚户区的新符号,既升级了城市印象又体现了民众质朴的祈愿;“解先生·城事映像”摄影展则生动地展现了解放门街道工作的日常情景和百姓公共文化生活的各项成果,还有创造解放门文创产品、制作视觉杂志《解放门风物志》、编撰解放门街道办年鉴……这一系列的举动,不仅承接了上级工作部署和考核任务,更着力于构建街道自有产品和品牌矩阵,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的生产者。

华商报记者 张鹏康


来源:-华商报